甘心平淡的一種快樂


香港號外雜誌五月號專輯「快樂北上」第四部份:

SWEDEN

Happiness Lies in My Hands

甘心平淡的一種快樂

文:周游   圖:周游、www.sweden.se

Gothenburg Bus Terminal

我不過跟你一樣

1933年,丹麥作家Aksel Sandemose 以挪威語寫成的 En flykting korsar sitt spår (英文名稱 A fugitive crosses his tracks) 小說裡面,虛構的小城Jante 自立一套法規,作為人民的精神行為指標,十戒的第一條開宗明義,說明 Du skall inte tro att du är något, 「你不應該認為你是什麼」。

三月的一項瑞典新聞:教育部經過多年討論及向外國學校觀察,終於通過推行高中優才班,新學期前公開讓學生報名,反應奇淡。十七、八歲的受訪學生說:「生命不是關於讀書成績優異的。」表面看來,他們都「甘於」當大眾的一份子,無需標緻突出,上一代、上幾代都一直如此; 除了世界性的經濟危機期間,整個瑞典社會都彷彿沒有巨石絆腳而慢慢成長。

上月訪問瑞典的攝影界老臣子Bengt Wanselius 時,談起和他合作廿載的已故電影大師英碼堡曼,在瑞典人眼中不過是一位帶點奇怪藝術家脾氣的資深電影人,為其在國際間的高崇地位感到不解。 Wanselius 想也沒想便答:「咱們的Jantelagen!」The Law of Jante, 和你我幼承庭訓的「隔離阿B醒過你多多」的成長環境大相逕庭。

我自小在香港接受精英教育,DNA裡植根了種瓜得瓜的人生態度,未移民前的生命大概可以用兩個字來總結:競爭。今天在這北歐大國、國際小國已居住了十個年頭,由旁觀IKEA、Volvo、Ericsson 的祖家、奉行Jantelagen 「我不過跟你一樣」的大部份瑞典人民,終於慢慢感受並明白到,快樂和成功的關係不一定是種豆得豆的。

世界經濟論壇的三月份最新報告出爐,丹麥、瑞典和美國被評為全球資訊科技最發達的首三名國家,我認識的瑞典朋友當中,從事資訊科技、工業技術或生化研究行業的確佔了多數,他們是工作狂嗎?不是。他們的生活正常嗎?絕對。他們快樂嗎?「很好啊,快樂啊!」他們都答,就如我身邊的Johan。

「是人與人彼此間的信任,令瑞典社會發展有今天的成績。」是Johan 給我再三疑問下的肯定答案。 「瑞典人每週工作四十小時已是太多,最近老闆提議我星期五放假陪伴家人,趁春天太陽出來到室外散步。」短短兩句話映照了瑞典型生活態度,工作效率原來自和諧的家庭生活,大機構都關照員工的身心健康。盛夏七、八月天,九成人都放五周法例年假去追隨太陽,基本上可以在國旗上掛上「暫停營業」。「我們都慣於守信,對待工作和私生活都如是,大部份人都喜歡自己的工作、對職責認真,應承了便一定會交貨;老闆和下屬的關係也是平等的,大家都是穿便服喇!」Johan 笑說。香港人經常掛在口邊那句「有空飲茶!」,對象是瑞典人的話,請務必緊記跟進。

gothenburg

Fika & self service

DSC_0670

DSC_0437

Fika, 瑞典生活的命脈,和夏天同樣神聖,比經濟危機還緊要。Fika 代表喝咖啡時間,又一不明文但根深柢固的文化,瑞典人每人每年平均幹掉150公升咖啡,所有公司必備的fika room 是最受歡迎的地點,每日早上、午飯後和下午茶時間,員工上下自自然齊集在此喝咖啡閒聊。別小看這十五分鐘的短聚一刻,許多瑞典先進科技的新意念便又此而生。

最常見的景象,地點是任何咖啡店、車站、藥房、自助午餐等等,若沒有那無處不在的取票輪候機,人們都自覺性地知道你在我前、他排後的不明規定,都會謹守跌序,靜待自己的回合。十年間我從未在瑞典目睹過打尖情況,小店的老闆總不忘跟你閒聊兩句,或許時間在這兒,是溜得慢了點。自助午餐的格局通常中門大開,顧客先到櫃檯付款,然後自行取沙拉熱葷飲品甜點再來咖啡或茶,吃完兼有手尾將托盤放置到清潔架上。這自助模式深入瑞典社會以至家庭的一切架構,原因一來是人工和稅收貴,服務員只會在昂貴的晚餐廳出現,大家於是將個「信」字放上檯,由支與付兩面單位互相尊重便相安無事。二來因為原料成本高昂,要換冬天防滑車呔便自己來、家裡想翻新便趁五周年假合家親油漆,「快樂的小時小刻,便由自己製造,如斯在日常生活中累積下來。」Johan 細道。

平淡生活套餐

DSC_0801

DSC_0414

Johan 在Volvo Technology 從事能源研究,工作一如你手上那份般繁重。朝八晚六之後回家吃飯、晚上給孩子讀睡前故事書、周末張羅修葺屋子和車子、和家人到城裡逛逛、到郊外走走。平淡生活,便是瑞典大部份家庭的寫照。許多人以為瑞典富強,那是錯覺罷了,人們開的是舊富豪汽車、穿的是H&M 的價廉物美;老闆級月薪除稅前平均不過港幣三萬,然後近四成收入每月自動撥減為繳納各類稅項、再加兩成半的消費稅,一般人的經濟流動力,我看比香港中產階層還要低。

人工高所以無工人,家傭的不存在,令瑞典打工仔下班後需要做飯打掃帶孩子。高稅收高福利的好處,就是讓父母有權享用合共480天的有薪孩子假期,政府支八成薪水請閣下將最寶貴時間付給家中的未來社會棟樑。「大女兒一歲半時,我便放了半年假在家,甚麼都和她一起幹,兩父女的連繫便建立得深。」Johan 說現在年輕的瑞典人都甘心情願廿八歲當爸爸媽媽,覺得那是人生必然的事。事實上,我走在市中心,經常都見到有型自豪的年青父母推著懷舊大輪嬰兒車在咖啡店和朋友相聚。

「瑞典人其實很會互相照應,你幫我換了車呔,我整屋餘下的木材便送你,可以的話,甚麼也自己做,盡量都不去僱用服務,太貴了。」Johan 來自瑞典西岸小鎮Uddevalla, 高中畢業和許多年青人的道路一樣,搬到第二大城哥德堡Gothenburg 上科技大學。這個滿佈綠色、和香港面積差不多的城市,最高的建築物不過八十一米,天空,在晴朗的時候總是又高又大的。

「大自然給予的能量,總令我舒懷。我試過在香港的五十一樓向下望,感到一陣頭眩,但也不能與旺角那兒相比!最奇怪的是,香港的草地上居然有「不准踐踏」的牌,那麼孩子往哪裡跑?」快樂的孩子應該在草地上奔跑,你說呢?

IMG_6900

姊妹文章:

6 thoughts on “甘心平淡的一種快樂

  1. 從來都覺得我應是住在北歐的。我雖沒有傭人, 但身旁的人每個都有, 也不覺得我需要趕放工回家照顧孩子。慶幸的是, 我打的是政府工, 假期多, 夠我放半年有薪產假。

  2. 你這一篇令我更加想念瑞典。回來香港探親過暑假,由第一天開始就不習慣,雖然美食依舊,可是身邊的人卻也是一樣的急速、短視,不懂得尊重。我在Umea讀書時,身邊的朋友令我覺得我只不過是human being,沒有高低叻蠢之分,不論國藉、性別、年齡、膚色,大家都會尊重別人,香港的口號喊得響亮卻從來沒有親身體會到。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