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FLASHoN

綠色彌漫

森林、地球、環境、和平、有機食品、公平貿易、動物權益、素食、斷食、食生、洗腸、瑜伽、冥想、佛法、禪學、修行… 綠色的聯想詞語名單彷彿綿綿無盡,越發越長。

植物吸取了陽光、水份和二氧化碳,葉綠素幫手化之為養份和氧氣。光合作用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的窩心禮物,冥冥中由綠這個顏色領銜主演。綠色象徵自然,綠色最為容易令人看得舒服,科學證明綠色對光線的吸收及反射比例如紅或藍色緩和,於是我們的眼球便不需要開行馬力去接收綠色。常說對著電腦螢幕長期工作的人,最好定時把視線投向窗外,讓眼雙目鬆弛一下。最好自然是窗外有綠山綠樹,否則在案頭置一小綠盤栽也好。

上周到斯德哥爾摩一遊,火車從西向東岸進發,途經不盡的綠農田。瑞典夏天的綠色有一種舖天蓋地的壯闊,在行駛中的快速火車望出去,禾穗跟草原密密風中舞,如像一隻束有翠綠長毛的巨型波斯貓在午睡中。然後在無限綠土上出現許多個原本白色,如今變了耀眼紅粉色的乾草球卷。一種在和諧大自然圖畫中無可能會錯過的色調,是瑞典農業大型機構跟塑膠業公司為支持乳癌研究的合作新出產。幾十萬個粉紅卷已售罄,今個夏天將會散佈瑞典全國的農田上。

綠色也是一場盛大的運動。洗滌身心,回歸宇宙,城市人每周一天素食者算是盡點棉力,為人為己愛護動物愛護地球。這邊廂最清簡的素食可以上山到廟寺,那邊廂最精心的素菜可以上一流餐館。某年夏天曾在重慶某個客運碼頭大樓巧遇一家素餃子店,菜單上十多款味道我們幾乎試盡,醮的甜酸辛辣醬料更是錦上添花,此後也沒再試過更滋味深刻的素餃宴。

瑞典人近年熱中選擇有機食的潮流品是可喜的,產品售價隨著需求大增亦下調了許多。嚐過有機香蕉與蘋果的滋味,便很難回頭買普通貨。斯德哥爾摩南島以悠閒咖啡和獨立小店著稱,強調為你精選在地新鮮食材、酸麵糰手工麵包、有機咖啡豆… 綠色生活已從態度發展為城市大方向。

常讀到食生及斷食的益處,彷彿身體的大小奇難雜症都大有機會改善甚至痊癒,連情緒和心理狀況都會改進云云。我不是食肉獸,但很難捨下那碗熱騰騰的湯;尤其住在北歐冷國,更感到要用大量熱飲熱食來撫胃的需要。食生,暫時仍未做到。

朋友蘇姍來自伊拉克,是伊斯蘭教徒,早陣子開始每年一度的宗教齋戒月Ramadan,一個月內每天在日出日落期間不吃不喝。需知北歐現值日長夜短時份,晚上十時半仍日光日白,整天不吃而仍要如常運作,加上滴水也不能沾這件事,簡直匪夷所思。但見蘇姍面青唇白快要暈倒,我於心不忍把水杯遞給她,而她輕輕搖頭微微笑說:「我七歲便開始守行齋戒月。」既是宗教教條,亦是個人意志的堅持。

sites-lantbruk.com-files-newspilot-2612

/ 刊登於東方日報免費刊物FLASHoN 2015年八月號內專欄The Scandinavian。

Advertisement

皇室婚禮

價值二千萬元的一個皇室婚禮。

時為2010年6月,瑞典皇位繼承人維多利亞公主大婚日當天,電視由頭直播到尾:北歐皇族、歐洲元首與公主皇子們駕臨皇宮入場、大教堂內最隆重最神聖的結婚典禮、一對新人坐馬車穿梭城中大道接受群眾祝福、再乘坐金黃國艇渡城河回皇宮、到傍晚的豪華盛大婚宴、以及宴後的舞會。

記得我們剛在家裡安裝了投影機銀幕,家裡的女性統統坐定定、眼瞪瞪的看著整個美麗如童話的婚禮過程。銀幕上的瑞典維多利亞公主前所未有的美艷不可方物,身上一龐象牙白色的露膊婚紗設計簡潔,頭上戴著母后當年婚禮戴的后冠。當皇子駙馬在晚宴上那段動人致辭的結語時說:「摯愛的維多利亞,我萬分高興成為你的丈夫,我會盡我所能,令你永遠快樂如今天,我們最偉大的愛,維多利亞,我愛你!」

我敢相信就在那一刻,全國在看電視直播的所有女人都被感動到盡。神話婚禮縱然未必是每個女人的夢想,但男人在全世界面前真心真情的一句我愛你,能量之浩瀚如八級地震,足以令女人甘心情願、死心榻地伴他一生一世。

神話裡的公主與皇子,此後快快樂樂地一起渡過每一天。

皇室君主政治仍然在2015年的北國瑞典存在著,其實有點神奇。先進民主社會裡的平等意識根深柢固,普遍國民卻依然擁戴皇室成員。反對的聲音自然有,箭頭一直指向皇室浪費納稅人金錢為矛頭。事實上,瑞典人的財政概況非屬個人私隱,而是所有收入、稅項和資產全部都是公開資料。你隨時在網上搜索一會便能得知鄰居的大概身家,包括皇室成員。事實上,傳媒報導大公主的盛大婚禮耗資了二千萬克朗,其中一半是由國皇自掏腰包找數的。皇室辦公室也有將婚禮全盤支出列出,向國民報告。

歷年來不斷有傳統、政客和社團體提出要廢除皇室君主制度,卻一直只聞其閣樓腳步聲。皇室的象徵仍然有其價值,瑞典維多利亞公主今年三十八歲,是國皇以下的皇位第一繼承人,多年前早已肩負代表國家的重任。她學識充足、大方得體,曾加入軍隊受訓,也在聯合國實習過,近年最關注環境保護、技術發展等範疇,絕對「睇得兼講得」,相信大部份瑞典人都不介意有這位年輕美女作為瑞典國家對外的旗幟。

而美麗的夏日皇室婚禮還會繼續舉行。去年二公主跟英國商人共諧連理,婚禮規模沒比大公主的盛大,但仍要六百萬元找數。今年就輪到小皇子娶妻,蘇菲亞小姐跟其他兩位公主的丈夫一樣,都是平民子女。坦承可愛的她對自己曾參與電視台男女配對真人騷一事沒有後悔,「那都是我的人生寶貴經驗。」下個周末將又是時候我們排排坐,觀看大銀幕上又一個瑞典皇室婚禮直播。

4012049974

(source: gp.se)

/ 刊登於東方日報免費刊物FLASHoN 2015年七月號內專欄The Scandinavian。

六月飛花粉

編輯傳來六月題目Hot summer,我即時眼前一亮,好呀我都想呀!

移居北歐踏入第十五年,體驗過的夏季是這樣的:前年跟去年七月上旬,熱流沿瑞典西岸的海灣海流北上,帶來前所未有的盛熱氣溫,足有連續四、五天熱到攝氏三十度。是的,北歐有三十度的覺罕有。因為濕度始終不高,這種北熱曬在我身,每個毛孔都在唱歌!

我是香港魂,身體機能結構能承受高溫,冬天低溫完全不行,好公平的。在北地待了十多年,終於有個「像樣的」真正夏天,龍精虎猛樂哉!而身邊的家眷,個個像條濕水毛巾般,直叫太熱了受不了,只能朵在樹蔭下不停飲凍可樂。需知北歐家居只有暖氣無冷氣,高溫盛夏北歐人身體擋架不來,對老人和醫院病人其實是威脅。

不過燦爛陽光亦有其另一面,樹木花卉盛開代表花粉漫天飛揚。花粉敏感症如患上重傷風般絕不好受,卻非常普遍,我認識的香港街坊,移居北歐過了幾年都紛紛受花粉症滋擾,年年夏季都長備藥丸眼藥水噴鼻劑。

五月初見兩份暢銷晚報頭版大標體:今年六七月熱熱熱!旁邊大太陽icon心心雙眼在發光。是的,天氣對北歐人來說是重要事,足以影響周末和假期的民間活動和計劃,能上頭版正常不過。

六七八月是瑞典「官方」夏季,等了一整年的大小夏天節目:足球手球比賽、音樂節、美食節、文化節、馬戲團、爵士樂節、交響樂團演出、戶外舞池、地區嘉年華會等等夏天節目陸續出現。舉行地點九成都在戶外,由市內大小廣場到公園、湖畔、到平日不開放的老堡壘、歷史遺跡等等,幾乎個個周末都找得到免費公眾娛樂。

最吸引城市群眾注目的六月活動要數Pride Festival,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和我居住的第二大城哥德堡分別各自舉行,通過連串藝術文化活動,提高HBTQ性別議題的討論和權益以及公眾的認知。HBTQ分別代表Homosexsual同性、bisexual雙性、transvestite變性和queer易性者。遊行隊伍年年都精彩,不單只有HTBQ者及相關組織參與,出盡法寶打扮搶鏡,亦不少民間團體加入支持。最深印象的見到不少年青家庭,推著嬰兒車、揮動著彩虹旗。

記得最初帶孩子去看,兩個女兒近距離見到男扮女裝的drag queen,和一對對手牽手的男子和女子,問媽媽:「他們是誰?為甚麼穿得這樣?」我乘機說:「他們都是相愛的,男愛男,女愛女,跟男和女像爸爸媽媽的愛一樣無分別。」現場加入就是最好的教室。

而一年比一年盛大的音樂節Way Out West, 直將我城的最大公園化為國際搖滾舞台。今年有頂級人馬Pet Shop Boys、Patti Smith 和Beck,還有我很喜歡的,你在香港看過的Belle & Sebastian,音樂節三天通行場証售二千港元,其實好抵。

(image from internet)

/ 刊登於東方日報免費刊物FLASHoN 2015年六月號內專欄The Scandinavian。

五月光亮

北國瑞典的夏令時間已經展開了,正式邁向每天光一點的季節。官方的指令是國民於每年三月最後一個周六夜晚兩點,將時鐘向前撥一小時。報紙及新聞都有提醒,大概沒有人真的會待到夜深或者半夜起來專程撥時鐘,大部份人都在臨睡前調較好夏令時間,然後第二朝星期天起來,便失去了一個小時。

那失落了的一個小時擁有一股神秘力量,令世界忽然大變。一夜之後如夢初醒,原來的七時成為今早的八時。首先感應到窗外天色光亮,光亮得以為自己遲到,猛然記起給夏令時間奉上的那一粒鐘。然後整天有點失措,身體好像比時間跑慢了一小時,失魂中帶點頭暈,隨之而來的是累襲全身。黃昏時鐘指向十點,而事實上「仍然」不過是九點,人已欲睡,心情奇怪,搞不通明明是「賺」了一個小時,不是應該更精神的嗎?

讀到這裡,你也許亦覺得有點亂了對不?每一年三月尾的夏令時間降臨時,我都有這種奇怪反應。也不只是我,家人和朋友亦然。情況沒比乘飛機從歐洲回亞洲的時差明顯,然而失卻重心,錯落世界的一種奇幻之感,會持續幾天。我總覺得人如掉進村上春樹筆下的世界般。

日光之於北國生活的盛大影響力,足夠於語文裡佔一席位。瑞典文裡的專用詞語「春累」,每年出場一度。那是用作描寫北國人渡過了半年秋冬,經歷完日光短暫而微弱的季節,身體節奏也隨氣候從半冬眠狀態復甦起來。復活節假期間更罕有地天天明媚,陽光下氣溫攀升至七、八度,號令所有瑞典人從冬天全身復活。忽然吸入大劑初春陽光與新鮮氧氣的後遺症,先是皮膚白晢的北國人臉頰紅粉菲菲,繼而會出現一身疲倦的感覺。

生活在瑞典,五月份是城市顏色最艷麗的時份。無論是廣場上的櫻花樹、公園裡的鬱金香等花團,到路邊的黃白色水仙花、及山玻上各式各樣的小野花,都把城市角落粉飾得令途人開懷。在公園樹下野餐、到小島散去步、去湖裡划艇,又或者最最受城市年輕人歡迎的節目,終於可以在城中心的咖啡館的室外雅座慢慢歎而不必受寒!

五月更是所有瑞典高中學生的畢業月,完成了九年小學加三年高中之後的前景是充滿驚喜、挑戰、未知抑或惶恐?十八、九歲剛踏入成年的青年們,選擇還真的多。繼續進修者可揀大學或職業訓練,厭倦學校者可投身社會,渴望看世界者隨時動身。瑞典畢業禮成一刻,穿著一身白的畢業生按傳統從校門跑出來,將畢業帽子擲上高空,門外等待恭賀的家人高舉畢業寶貝的孩童可愛大相,全場歡呼,為面前踏向世界的第一步鼓舞。

cecilia_larsson_lantz-kungsträdgården-3930
圖:Cecila Larsson Lantz/image bank Sweden

/ 刊登於東方日報免費刊物FLASHoN 2015年五月號內專欄The Scandinavian。

小賓與小西

美國都會雜誌兩性關係版的女編輯Anna Breslaw 最近在Twitter 寫:「我的姊妹正在城市中做一個實驗:每一回迎面而來的是個男人的話,她絕不會先行讓步移開。目前為止她跟28個男士撞到正。」26歲的瑞典女權份子、平面設計師兼寫作人Michaela Larsson 讀到這條tweet 後忽發奇想,決定在所居的瑞典第三大城市進行同一實驗。目的是想瞭解在城市的公眾地方,誰人佔據最多空間以及原因是甚麼。

她在自己的網頁上事先張揚,說明很少人會刻意想著不移步。反而平常潛意識習慣移玉步的人,大部份都是女性,而且是經常會這樣做。記者問她預計的實驗結果,她直言大多數將會是瑞典中年阿叔輩男士,他們都不會先行讓步。阿叔輩向來的表現覺得公眾地方是屬於自己的。讀者在其網頁帖子踴躍留言,有女讀者彈她「黑心」,要「撞向推著助行器的老人家」。有男讀者問她是否空閒時間太多,另一個男讀者就猜她一定是被男人甩掉,於是狠透所有男人。

Michaela 氣定神閒寫回應道:「哈哈,大家真以為我真會刻意去撞人? 須知道撞擊事件必要兩個人方能發生,我只想探討男性權力這課題,想不到身高得163厘米的我牽起這麼大的浪!」

另外一對只得幾厘米高的瑞典動畫主角,最近紅到國際。Snoppen och Snippan 是瑞典官方電視兒童台中,一個教小朋友認識身體的節目主題曲。我覺得最傳神卻兒童不宜的廣東話譯名是「小賓與小西」,你估中了!Snobben和snippan 的名字是瑞典人對男女性器官的暱稱,兩個可愛眼大大造型,在短片中又唱又跳的,原來是男女性器官。瑞典文歌詞唱道:「小賓紮紮跳過來… 小西有型又優雅,連老太太都有她!」填得實在幽默兼易上口。

小歌節奏爽朗,最尾一幕小賓和小西兩個微笑依偎,中間有個紅心心盈盈升起。以最直接坦誠的方式,教小朋友認識自己的身體,更重要的是開懷接受自己的身體。短片一推出熱烈反應立即席捲全國,老人家看得陰陰嘴笑,小男孩小女孩大大聲跟著唱。一如所有新聞,歌曲惹來網民有讚有彈,某些父母覺得受不了,形容「簡直是戀童癖之歌」。

Snoppen och Snippan 任務大成功,一首小小兒童歌更越過大西洋,給美國電視名嘴在節目中介紹。三月初更推出了英文版,新名字叫作Willie & Twinkle,兩個版本的作曲兼填詞人Johan Holmström 只覺整個過程都非常好玩,希望英文版能在網絡上氹呀氹呀轉轉轉。

Snoppen__Snippan

/ 刊登於東方日報免費刊物FLASHoN 2015年四月號內專欄The Scandinav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