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香港的距離


Far Away So Close

 一個香港女子的移民故事
文:周游 圖: Jay

jay-1

一定是和年紀有關。

十年一世代,GenerationZ一族從前稱為優皮,一代一人一個blog,在九秒九之內發五個SMS,中間那個詢問許多問題,行李箱內滿載答案,掛著旅客的名字叫信心。

生於七十和平年代,成長於八、九十黄金年代,家庭小康,父母開通,兄弟姊妹人數剛剛好,學業、工作、愛情,一切都在掌握之內。昂然踏入廿一世紀,Generation Y 今天已經自置物業,有部份可能推著多功能嬰兒車,在只限居民進入的河畔散步,腳上一對限量版sneakers

我和Jay 討論甚麼才是海外香港人身份,她清脆地答:「瑞典乒乓球隊對香港隊,我支持香港隊!」

「瑞典對中國呢?」

「那我保持中立。」

移民七載,手上的歐盟護照國籍欄上印着Swedish, 一頭黑髮黃皮膚的Jay 在北國生活跡近少數民族,每被問及君是否來自China,她都一定加個註脚: Hong Kong。「那是理所當然的事!」未從赤蠟角機場起飛之前,過了幾年悶出鳥來的OL 生涯,卻又沒有如眾生香港女子般被物慾牽著鼻子走,LV Prada 半個也從未擁有,收入反而用在一個人到油麻地百老匯看電影等「好有型之動作」。

性格塑造命運,如果是緊貼下季潮流奉行物質主義的,家家宜家傢俬的瑞典,肯定不能滿足你。

 

聲音

首先是聲音的分別。

廣東話的九個聲調比起普通話的平上去入,悠揚悅耳的程度相較遜色,加上廣東人熱衷茶樓文化及卡拉OK,甫開口說話便by default 將音量盡量扭大。這香港人特色,在歐洲各大機場和名勝份外明顯。在香港畢業後的上班生涯,Jay 形容為愈嘈愈悶,人人都像「血肉摩打」,起勢地忙、盲目地忙。 電話一端的Jay 聲調帶點慵懶,明顯已被瑞典的生活節奏薰陶了;倒是十分配合窗外黃葉飄落的盎然秋意,靜到幾乎聽得到自己的心跳。

那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的盛世,或許你仍然記得東方之珠、自由民主、五十年不變等等流行詞語,當年此起彼落的聲浪,香港人身份迷思的源頭,有得飛好飛的末世恐慌,一個海外護照才是護身符。 Jay 的離去跟政治無關,是互聯網當了紅娘,將瑞典的他和香港的她遙遙繫上,移民他鄉的決定來得順利成章。然而他的鄉不是溫哥華或雪梨,而是連唐人街也欠奉的北歐國家。

從香港飛斯德哥爾摩需時十一小時,五小時車程之後抵達瑞典南部生產軍用潛艇的小鎮Karlskrona,建築起小兩口之家,周圍陌生的語言聽起來似在歌唱。

始終是年青和自信的Generation Y, 我問Jay 初到貴境一切都香港的南轅北轍,是否難以適應。

「唔,也沒有甚麼,這兒地方其實很美麗,又近海。」沒事人一樣,彷彿不過由灣仔搬到西貢。上政府為移民安排的免費瑞典語文班, day one 便碰上了另一位廣東女子,他鄉遇故知,絕對好兆頭,到了今天,他們兩對中瑞組合仍相往來,有了百分之五十的中國原素,節目自然是吃。

jay-home2-1

食遊

食。香港人的專長、沈溺,以至身份。你問任何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移民,無一個不懷念家美食,Jay 將可樂雞翼、冬菇瑤柱瘦肉粥引進瑞典廚房,解鄉愁之餘也成為理想的社交工具,不時弄好一桌美食廣宴不同國籍的友好親朋。小兩口在Karlskrona 市中心的雅緻房子,有時瑞典肉丸,有時是東方美食天堂。

然後到旅遊,香港人擅長將long weekend 前後延伸,挑巴里陽光與海灘加全身按摩,或是飛東京吃喝購物行到連腳趾頭也快掉了,這樣才叫休息。假如奥運增添七日環遊十國的項目,香港人定能奪金牌。Jay 當然有將這港人運動發揮到盡,何況更手執歐盟護照,整個歐洲大陸便通行無阻在我腳下。倫敦巴黎、芬蘭挪威、柏林布拉格,都一一看遍了;唯獨面對冰島的大自然,只能讚歎眼前的蔚為奇觀世上絕無僅有。十月初的金融危機令原來貴得離譜的冰島克朗跌到谷底,Jay 便響應號召,準備身體力行聖誕再去看孤島的火山,以行動最實際的荷包,扶持冰島經濟回氣。

 jay2-1

生活

Jay 的瑞典籍丈夫也是世代份子,和友人合夥開設IT 公司,發展不俗。Jay 也乘著新地方新生活,給朋友介紹,帶入了油畫銷售的新世界。當初的一竅不通明顯未成障礙,今年初Karlskrona 的市中心租了一個小地方,計劃認認真真地開個店當個老闆。

「聽下去覺得這門生意頗為有趣,自己也沒有甚麼顧慮,便想不如試試看。」或許是這隨遇而安的態度,反而令事情更暢順,也慢慢建立起自己的顧客網絡,便一直幹到現在。

她的工作室就在家附近,市中心旺中帶靜的街道,矮小的平房、幾百歲的大屋、廣場中央的偉人石像,還有小商店、石磚街道、教堂傳來的咚咚鐘聲,是典型的瑞典小鎮風貌。夏天明媚的日子,年青人都圍坐在露天咖啡座呷一杯latte

「這樣才是生活。」 Jay 如是說。

其十五平方米大的工作室給她獨佔剛剛好,現還在籌備階段,架上密密的掛滿油畫作品,人物、風景、抽象,手筆均出自瑞典本土和歐洲的藝術學生及畫家。邊學邊做生意之餘,還在遙距修讀大學的藝術課程;她興致勃勃地向我分析兩幅十八世紀的油畫作品,又實在益智動聽,周遊列國參觀博物館時也份外有收穫。明年便畢業取學士文憑,我問之後的目標呢?

「好簡單,以幾塊錢在跳蚤市場買,幾千塊在拍賣行賣,那我便真正博學多才。」誠實得可愛。

jay-studio-1

我說妳真幸運,她答:「也不盡然,OK 啦!」聽得出對現時生活的滿足,還一味道自己懶,其實頭里的點子天天密轉。有時遇着熟客一下子購下多幅油畫,水漲船高便又可選定下次旅遊目的地。雙手之間同時拋着多個皮球,源動力一定是移民也移不走的香港人幹勁。

談及瑞典的生活節奏,由超級市場排隊付款,到公立診所輪隊求診,以香港人的標準計算是為效率極低。好一句「慢慢來啊!」更是當地人的口頭禪,居住久了,終於要長年跟香港保持十萬九千里的距離,Jay 才深深明白亦體現到,生命里面原來真的可以幹著自己喜歡的事;生活,原來是先要自行離去,方能從新開始。

/刊登於香港號外雜誌十一月號


12 thoughts on “跟香港的距離

  1. 原諒我後知後覺的離哂大譜!
    click了一大輪方弄清Audreyma妳便是小孜孜媽媽!

    能以ABC伴妳唱冬的話, 真爽, 只望愉景灣也有冬…
    世上的媽媽我們都愛, 沒有比母親的愛更無私。
    或許在尼泊爾的高山或蒙古的丘陵,
    那震撼方能相比罷:)

    (yahoo的blog只許用户留言, 唯有在此回應妳的文章)

  2. 童年在蒙古一望無際的草原,坐火車看見丘陵以為就是山,來了香港就說要住在有小船蕩漾我回家的地方,但後來,我們找了一個最不像島的島,你估吓。

  3. 啊凍奶茶小甜, 以前天天點。我男人典型瑞典人, 第一句生存技能: 凍啡唔該!

    Audreyma 妳住在那里? 一句”MONG鐘鐘” 讀得我眉開眼笑:) 電影節藝術節,一天看四場電影的前世,我的青春屍骸。”有愛就有根就有家”, 我是相信並竭力履行的。

    大姨媽算把啦! 他日老來你我還有南丫海旁那連名都忘掉的餐廳吹水之約喇, 假如南丫還未建賭場的話…

  4. 哈哈,中國對瑞典,竟是中立!! 這話可說得有點保留嗎? 香港vs 加拿大,我幫香港,中國vs 加拿大,我都幫加拿大! 不會中立,還真衷心的!!
    中國vs 英國,唔使諗,一定英國!!!!!!!
    咁中國vs邊度,我會幫中國呢?

    好難諗!!!!!
    可能只有 中國 vs 阿富汗,我才會幫中國!!!

  5. 周游,喜歡你那句天空中的positive energy和生活態度,才是繁殖健康和快樂的種子。

    無論在哪兒,都可以生活的健康和精彩!

    03年來香港,MONG鐘鐘,現在會去任何一個離島,會去二樓書店,知道明周知道號外,知道電影節藝術節,知道最好吃的煲仔飯在哪,還認識了許多街坊。

    嗨,有愛就有根就有家。

    不要將自己變成悲情天水圍才好。

  6. 哈, 我跟jay 的故事有點似, 又有點相反..

    我男友來了香港, 慢慢變得香港化, 閒時要來一杯凍奶茶… 😛

  7. 這陣子風聲鶴唳, 許多人可能會被逼移居別省找工作。

    否則瑞典人口最多聚居東岸首府Stockholm、 西岸第二大城Gothenburg(我們家在此地)、 南部Malmö(與丹麥首都Copenhagen一橋之隔)、以及三個城市周邊的各大中小鎮。

    典型瑞典人生一般的行程: 童年在綠悠悠的小鎮長大讀書、上大學便搬出大城市、畢業後工作社交娛樂覓伴當然樂在大城、之後築巢育兒便重投小鎮的簡單生活。

    不過瑞典人熱愛旅遊,大機構如Volvo、 Erisson、IKEA派員工到外地市場,瑞典人便一家大細移民去,住幾年再回歸。如今這氣候,expatriates可能要返歸。

    小奥,Holly: 我也知道自己比許多香港人幸福幸運,每天在新居上上落落追喝方芳方悠時,都暗地慶幸面對的鬼臉不過兩張:) 歐洲只是衰氣候,但天空中的positive energy 和生活態度,才是繁殖健康和快樂的種子。

    噢Holly你找到工作太好了! 我記得1999年初來瑞典,足足用上了一整年來回魂,才將太累的身體和太散的心神慢慢地、慢慢地調較回一個正常人的應有狀態。別擔心, 妳的離開才是開始!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