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寫了大女兒在瑞典上第八年級,即等同香港中二的學校生活。今期延續陣線寫二女兒的小學生涯。
二女兒今年十一歲,上小學五年級,全班共有44位同學,分為兩組各佔一個課室。班房裏的桌椅排列成U字形,每個月轉座位一次。瑞典教育著重小組合作,不時在課堂上討論或一起做作業,座位安排確保孩子們跟不同的同學們組合。
每天上課時間由八時一刻至下午一至二時半不等,每日只有四節課,每堂最長為一小時。每天兩節小息由十至三十分鐘不等,長小息時所有同學都要落樓下校園呼吸新鮮空氣,不許留在課室。五年級的學生屬學校裏的大孩子,活動範圍較廣,可以到校園後山的小林和對面的公園玩耍或附近的唯一家士多小店買糖果。
女兒性格好動,告訴我有些女同學小息時喜歡聚在一起聊天,她就寧願去林中爬樹,或者跟男同學們玩乒乓大球。原來那是操場上一張混凝土兵乓球桌,大孩子們用手掌來回拍打體積如排球的大波,非常好玩。去年她擔任「健康風紀」,在小息時帶領低年級的孩子們一同玩遊戲,學期尾時全隊風紀隊員齊齊免課半天跟老師領隊去看電影。
女兒小學有一項規定我認為非常好的,就是第一節課老師點名後,同學們都要將手機關上,放在課室角落的櫃子裡鎖起來,直至最後一節課才取出,保證孩子們專心上課。
學校八個科目分別為:瑞典語、數學、英語、自然、社會、體育、音樂以及木工/縫紉。瑞典語和數學科每天都有,英語每週上兩堂,其他科目上一堂。我問女兒:「你最喜歡哪個科目?」「當然是體育!還有縫紉。我們組這學期上縫紉,現正學做座墊,明年春季學期上木工時會做張凳仔配襯。」
五年級的瑞典語文課集中學習不同文體的寫作,包括說明文和描寫文。英語堂練習讀聽寫和講。功課每星期只有三樣,老師週一派發作業,最遲週五遞交。瑞典科多數是語文練習,英語科每週從書本文章中練習十五個新詞彙。小學沒有考試,數學科每完成一個章節有小測驗,每學期有兩次大測驗。社會和自然科圍繞主題學習,例如山脈,地圖等,之後有問答式小測驗。每次的題目都事先張揚,讓同學們回家先做一次。老師每週的電郵都寫明各科功課和測驗細節,鼓勵家長們跟子女一同溫習,但事實上很輕鬆。
瑞典小中大學都是免學費的,小學和中學各科書本和練集薄以至鉛筆擦膠都由學校供應,試過正值教科書改版,學期完結後可把書本帶回家,否則要歸還學校,讓下一學年的新同學使用。學校午餐亦是免費,時段一小時,老師跟全班一起去飯堂吃。食物以自助餐形式擺放,每天供應熱葷和素菜各一道,配飯、意粉、薯蓉或者小麥穀,麵包沙律跟瑞典傳統的乾脆麵包每天必備,飲品有水或鮮奶。吃素菜的學童需要在學期初先報名,對乳類食品敏感的同學一樣,會有特別餐供應。而逢週四是素菜日,所有人一起吃。
學校也注重知識和健康的平衡,除了小息規定要落操場之外,每個學期都有兩三回戶外活動。夏天時去湖邊游泳野餐或划艇,秋天去體育館玩足一天,溜冰更是每年冬天必玩的運動。去年第一次學校去城外滑雪,每人只須付百五港元租用滑雪工具,餘費由學校贊助。十一、二歲的孩子精力充沛,同學們許多都有參加課外活動,足球隊體操舞蹈音樂騎馬什麼都有。我們家兩個大女兒就上空手道課,每週鍛煉兩次,每次回家都是兩張精神奕奕、紅如蘋果的臉龐,之後晚飯胃口份外好。
/ 刊登於2016-11-08 隨明報附送的親子周刊《happy pamam教得樂》內《半個瑞典人》專欄,每隔兩周刊出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