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ärva 屬瑞典斯德歌爾摩大城範圍內一區,六萬人口中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佔多數。一個不住成長的市外地區,商業服務跟文化、運動、交通等公共設施並列發展;這裡更有歐洲最龐大的IT 業界配套以及世界級公司集團。
1965-75年期間,瑞典政府在全國城鎮大肆興建一百萬個住宅單位,給平民租賃或購置。經過了三四十載,建築物都需要翻新。「可持續的Järva」是省政府城市發展的長遠目標,通過於建築物的牆壁和屋頂加設隔熱層,以及更換隔熱性能好的窗戶,計劃將全區域的能源消耗量大幅減半。瑞典一般家用玻璃窗都有兩層玻璃,而隔熱層是北國現代建築物不可或缺的,能隔熱即能保暖,否則年中有九個月人們會在室內顫抖。
圖源:stockholm.se
「可持續的Järva」另一大目標,是要成為全瑞典擁有太陽能發電板最密集的城市。預計今年完結前,區內建築物頂加設的太陽能發電板面積將達至十萬平方米。每年會生產130萬千瓦小時電力,相等於用洗衣機開60度共洗到130萬次衣服,好厲害。
瑞典的日照時間很寶貴,秋冬時每日只得幾個甚至零小時的日光,因為罕有,太陽絕對是人見人愛的。說到底,光與熱也根本是生命攸關的問題。最近讀到一項調查,說每六戶瑞典家庭中,就有一戶計劃在未來兩年裝置太陽能發電板,我們也是其中一家。
是的,人在北國,我們都想盡辦法去捕捉太陽,擁有太陽。今年好運,春天暖和得早,四月份天賜許多個大晴天,白天氣溫連續十天在攝氏十度以上,官方天文台宣佈夏天正式降臨國內大城的各個日期。復活節之後還居然可以換上薄外衣,花園的綠爭相露面,於樹梢、於花枝、於草地、於我們的心田。
綠中先出色的首先是蛋黃花。
每一球蒲公英綻放前身是一朵美麗蛋黃花,其生長過程是這樣的:小蔥頭根部在泥土下靜伏一年,初春期間根部天天向下、嫩芽日日向上,衝開了泥土長成如餅狀四開的默綠色葉子。然後小花蕾出現了,一粒、兩粒、三粒,如小孩子並肩快速生長。天空大藍,太陽不斷送吻,忽然那天,綠綠草地綻滿點點蛋黃!
只需要光和熱,以及極少量水份,非常粗生的蛋黃花長滿在公共草地和公園小玻。花莖長得很快很高,長長的綠葉呈狗牙邊,盛夏黃昏會有灰棕野兔來嚼。待蛋黃花盡放,小花瓣散落,花蕊伸個大懶腰,開成一球圓鼓鼓的蒲公英,隨風飛舞。
然而當蒲公英落在私人花園時,普遍瑞典人會視之為野草類,會早趁它還在初期的餅形階段,用一枝叉狀長形特別工具,對準「餅芯」部份插入泥土。再在腳踏處用力一踏,三叉深入泥土圍剿蒲公英根部,手一提,整枚給連根拔起。
兩年前我曾有這樣「對付」過蒲公英蛋黃花餅,初夏時份在園裡低了半天頭,把花蕾BB們逐一拔起。我數過,桶裡起碼有一百餅之多,手腕和腳踝都弄痛了。那年花園的草地清清綠綠,一如鄰居們的美觀整齊花園。
今年四月份天氣一流,早上坐在陽台樓梯上,我甚麼也沒做,看著腳前一束又一束盛放的大小蛋黃花花,朵朵都在笑,好像一家人簇擁著。我忽然發覺,最美的花園就是自自然然,讓大自然步入我園。看來前面的盛夏,我也不會踴躍地開動剪草機了。綠是七彩的頭盤,我將會懶著曬太陽,任屋頂的太陽能發電板盡採光和熱,任繽紛野花長遍我園。
/刊登於香港ELLE雜誌2014年六月號Opinion欄目